5月11日晚,东音股份(002793)发布公告称,公司5月12日起变更证券简称为“罗欣药业”。这也意味着,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借壳重组东音股份顺利收官,罗欣药业正式步入A股资本市场。
对于公司证券简称变更的原因,东音股份表示,公司2019年实施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事项,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更,转型进入医药制造行业,主营业务为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变更证券简称与公司现有主营业务相匹配,更符合公司实际情况。
超额完成业绩承诺
技术优势盈利有保障
2019年12月27日,东音股份(“罗欣药业”更名前证券简称)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修订稿)。据该草案修订稿,东音股份与交易对方签署的《盈利补偿协议》显示,业绩承诺方承诺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实施完毕后,罗欣药业在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5亿元、6.5亿元和7.5亿元,相关净利润为经审计的扣非归母净利润。
本年度4月27日,罗欣药业披露2019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86%。从罗欣药业2019年实现5.62亿元的扣非归母净利润来看,公司已超额完成2019年业绩承诺。
此外,医药行业刚性需求强,通过在消化系统类用药、呼吸系统类用药等领域多年的深耕细作,罗欣药业已经形成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且公司主要产品在其治疗领域内均为主流产品,具体市场份额占比较高,市场排名靠前,与同行业类似产品相比竞争优势明显,不存在高度竞争或替代的情形,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经过多年的发展,罗欣药业已形成了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及医疗健康服务为一体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公司在聚焦优势产品的同时还积极与全球知名的医疗健康企业合作,致力于打造大健康平台,并通过创新研发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升值空间。
双引擎塑造核心竞争力
研发创新助力纵深发展
创新研发实力决定产品质量。据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度,罗欣药业共计投入研发资金4.86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公司的项目研发和创新发展。
通过采取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相结合的模式,罗欣药业积极布局创新研发升级,聚焦消化、抗肿瘤等临床急需领域的药品研发,目前创新药管线已拥有十多个品种,不仅聚焦消化、呼吸、抗肿瘤等临床急需领域的药品,更积极布局研发升级,其他多个自主研发品种也取得实质性进展。
其中,ATP竞争性mTORC1/mTORC2选择性抑制剂LXI-15029、选择性雌激素受体下调剂LX-039、PI3Kα选择性抑制剂LX-086均已进入临床1期研究阶段,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LXI-15028更在临床3期研究中达到主要疗效终点;此外LXI-15028、LXI-15029两个创新药管线研究均被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计划。
公司也在不断加快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以及新仿制药的研发工作。据公告显示,2020年初,罗欣药业旗下辛伐他汀片(10mg、20mg)获批后,共计有六款药物通过一致性评价,辛伐他汀片是继卡托普利片(25mg)之后,第二款用于心血管治疗领域的产品。
在如今国际创新药行业高速发展的窗口期,罗欣药业不仅在国内加快创新研发进度,还通过积极开展国际化合作与开发,开拓创新途径,抢占全球医药创新市场的制高点。截至目前,公司已与韩国CJHealthCareCorporation、美国BauschHealthCompaniesInc.、阿拉宾度制药有限公司(AurobindoPharma)、阿斯利康公司、法国YSLAB、帝国制药等全球知名药企展开深度合作,不断布局高工艺壁垒的制剂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前瞻性布局上游原料药生产,罗欣药业已拥有从原料药到制剂的完整产业链。公司投资建设的医药中间体及无菌原料药工厂已建立化学原料药生产体系、抗肿瘤原料药等生产体系。此外,公司着手建设约970亩的原料药产业园区,在降低自有制剂产品成本的同时,增强了自身在医药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实力,为罗欣药业在国际市场的布局提供了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