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了的2021发财,关注的年年发大财!
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原创文章,第826篇。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都知道医疗是极好的赛道,各种10倍股,100倍股,但也是公认的复杂难学。现在,可能是你能找到的,最好上手,也是最通俗易懂的医疗投资课程来了。课程梳理了医疗庞大的体系,并拆解为15个细分赛道,再逐一剖析细分赛道的投资机会。让你从此掌握医疗投资方法,对各个赛道的投资逻辑了然于心,抓紧机会学习哟。
近期,由于高瓴资本陆续从药明康德、凯莱英、泰格医药、方达控股等CXO企业撤退,这被市场看作,高瓴资本不再看好CXO。
由于高瓴在市场号召力太强,以及前不久上演的提前“出逃”教育赛道,使市场不禁怀疑,CXO的景气度是否不在了?高瓴是否又得到了我们所没有的消息??
于是,医疗行业最为坚挺的CXO赛道,近期终于赢来了“雪崩”。
其实,高瓴从二级退出,并不意味着不看好CXO,相反,根据《价值事务所》整理的数据,高瓴左边从二级退出,右边又在一级市场频频布局。
比如,今年10月,高瓴就参与了安渡生物医药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安渡是一家临床CRO企业;再比如,前不久所长刚发文的金斯瑞,今年八月再度获得高瓴入股,如果将所有的投资加起来,高瓴差不多再金斯瑞身上砸了80亿人民币,金斯瑞,是一家细胞/基因疗法CXO。
有人说,高瓴逃离CXO,是因为和CXO同处一个链条的药企日子不好过,药企日子都好不过,CXO将来日子必然也不好过,那,既然如此,为什么高瓴还要持有恒瑞、丽珠等药企,甚至丽珠还是近期新进的。
我们仔细看看高瓴今年三季度的减持动作,不难发现,除了CXO以外,高瓴还减了爱尔等医疗服务、甚至现在二级市场最火热的宁王,也被高瓴减了。
高瓴减的全是赚了钱的,没减的,不过是被套牢了。高瓴持有格力9亿多股,浮亏近百亿,怎么没人说格力未来是比宁王还牛的存在?
归根结底,高瓴也是资本,核心也只是为了赚钱,因此,不要神话任何一个机构,他们的动作,可以参考,但不能迷信,而且,实在要抄作业,那就把人家整个动作看清楚,投资最怕无脑抄作业,更怕“断章取义”。
CXO的底层逻辑
细看葛兰、赵蓓等医药女神的持仓,基本CXO都是最重的仓,为什么?
因为,CXO相当于是创新药的前置机会。划重点、敲黑板,创新药的前置机会!
CXO分为CRO(医药研发外包)以及CDMO(医药生产外包),只要你看好创新药的未来,你就必然应该看好CXO,因为CXO参与整个创新药的研发、生产,却不承担创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
一款新药,研发十几年,期间经过实验室里分子筛选、动物试验、人体1、2、3期试验、申报上市,而后才能为药企贡献利润。
而对于CXO来说,从一开始,从这个药物开始设想的实验室选择开始,就能挣到钱,这款药每往前推进一步,就挣更多的钱,钱是先收的,失败了无非少收点尾款。
那些质疑CXO凭什么比药企还挣钱(净利率比药企高),质疑CXO凭什么市值比药企还高的,觉得CXO无非是个代工厂的,那说明,您眼界太狭窄。
把视角切换一下,咱们看看台积电,台积电现在已经是全球市值前十的企业,已然成为美国“地缘战略”偏头痛一般的存在,全球定制芯片的市场,台积电占一半以上的份额,7nm以下先进制程,台积电独占90%以上份额。
早在1980年,台积电的创始人就预料到,未来芯片一定会出现大规模水平分工,即设计和生产分离。
为什么,因为,设计是知识密集型工作,生产却是资本密集型。设计的速度显然跟不上生产的速度,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少数大型代工厂为众多小设计公司提供服务显然更合理,要是人人都自建厂房,什么都自己搞,最具备创新能力的小公司岂不是刚出发就扑街?
而由于代工厂面向不同公司开放接口,头部企业可以看作是制定行业标准一般的存在,因此占据主导权,比如现在台积电就推出开放创新平台,帮助芯片设计公司更好进行芯片设计。
除了台积电以外,服装代工厂申州国际、电子烟代工厂思摩尔国际,一样的,都是行业里庞然大物,市值比下游金主爸爸高不说,净利率也比他们更高,更能挣钱。
有句话说得好:一切“邪恶”,都是因为无知。资本市场上,一切瞎起哄、阴谋论也是因为无知。这就是为什么,《价值事务所》会给大家剖析各行各业的公司,致力于用最通俗易懂的话给大家讲明白商业背后的底层逻辑,正是因为,很多行业的公司背后的逻辑是相通的。
你只有见得多了、见得广了,才会见怪不怪,才不会和市场里的绝大多数人一样,瞎起哄。
药明康德三季报简评
说完CXO的核心大逻辑,我们再来看看药明这份三季报,真的是,横看竖看、上看下看,都那么漂亮。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65.21 亿,同比增长 39.8%;归母净利润 35.62 亿,同比增长 50.4%;单独三季度实现营收59.85亿、同比+30.6%,归母净利润8.87亿,同比+36.2%。
即便是拿对于成长性企业最为苛刻的指标单季环比来看,药明除了去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每个季度环比也都是增长的!
我们看单三季度公司下面各板块收入增速情况。
这里,所长尤其想重点强调的是,公司的细胞及基因疗法业务,在之前金斯瑞的文章里,所长讲,细胞及基因疗法,是公认的下一代技术。
稍微有点生物学常识的人都应该清楚,遗传信息是遵循:DNA转录为RNA,RNA指导蛋白质合成,这样的顺序展开的。但人类的科学水平,是由外及里探索,所以现在的主流药物的机理都是作用于蛋白质。
可,人类的密码,终究是藏在DNA里的,因此DNA是终极决战之地。
这也是为什么,当疫苗mRNA技术出来后,立马被市场公认是疫苗企业必须拥有的技术的原因所在。
理解了以上几段话,大家才能了解,为什么所长一直强调,现在虽然还是化学小分子药时代,但未来必然是生物药的天下,而下一代技术,一定是细胞/基因疗法。
所以,金斯瑞被高瓴下重注容易理解。
可是,巨头们不是傻子呀,市场都知道,巨头能不知道?
药明康德,早就在布局细胞和基因疗法了,今年前三季度,人家这个板块的收入是7.36亿,单三季度是2.83亿。好了,我们回头看看,能拿高瓴80亿的金斯瑞,今年上半年,一共收入2.3亿,还不如药明一个季度的收入高....
由于CXO资本密集型的特点,天然就是头部集中,放眼全球都是,CR5大于50%,所以,所长也一直强调,精力有限的不要看小CXO,看头部几个就可以了。当然,金斯瑞虽然未来大概率还是不如药明,可对比其他同行,先发优势还是很明显。
我们接着看药明的表现,全球各个地区增长都十分强劲,且收入较为均衡,药明康德,早就是一家跨国大CXO,而不仅仅是一家本土企业,国内收入只占了24%,各板块、各地区,均衡发展。
本来今年公司发布半年报的时候,显示其拥有员工2.8w,研发人员2.36w,就已经让所长惊为天人了,觉得药明完全是中国工程师红利大赢家,今年三季报的时候,更是吓人,公司拥有3.3w员工,研发人员3.06w.....其他公司怎么比,如何比?
正是因为服务好、效率高,客户们都离不开,公司前十大客户保留率高达100%,今年前三季度还新增客户1300+,看公司的成绩单,哪里看得出来CXO的半点不景气?
写在最后
CXO是创新药产业链的前置机会,而且,是最不具备风险的前置机会。对比国际CXO只是细分领域龙头,国内以药明为首的CXO都是一条龙,可以说,一条龙是中国独有的特色(工程师红利)。而药明,作为里面最大的CXO,可谓坐在整个创业药产业链的最顶端。
还是那个观点不变,在拥有海外竞争对手难以想象的工程师红利背景下,拥有国内其他对手拍马也追不上的先发优势下(包括员工、技术、产能、客户),药明系迟早成为全球第一CXO。
最后,今天是约定每个月向各位老板们收点稿费(工资)的日期。
你的打赏对我们真的非常重要,一是因为有点收入我们可以安心研究、为你挖掘更多优质投资机会、提供更多优质服务;二是因为这也是对我们的鼓励,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有价值,算是对我们的一个激励。
随着年底到来,消费医疗逐步企稳,接下来有望逐步恢复了,大家就当捧个场吧,不尽感激。
感谢你的厚爱,我们会继续坚定地走下去的。
感激不尽,祝大家Q4一切顺利!
好公司需要好价格,收益确定性才更高,那什么样的价格才算好价格呢?价值事务所团队花了几个月,打磨了企业估值简易学习课程,实操性非常强。尤其企业研究实力还没有足够精深的,更需要估值配合,抓紧机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