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容易患脑血栓?别太恐慌,做好6点能够预防!
作息还请规律:
日常生活中,老年人需要养成规律的作息,因为老年人本身就有着生理调节和适应机能减退的情况;若生活没有规律,老年人的代谢能力和调节能力就会出现紊乱,导致大量毒素和垃圾堆积在血管当中,增加患有脑血栓的风险,建议老年人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戒烟戒酒,注意用脑:
日常生活中,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以及酒精都会对血管造成刺激,导致血管又脆又硬,增加患有脑血栓的风险。所以老年人还请戒烟戒酒,同时还请限制对食盐的摄入量,每天摄入的食盐量不得超过5g;并且老年人在用脑方面也需要注意,持续用脑会增加脑血栓的风险,通常60岁以下的人用脑一小时就需要休息10分钟,60岁以上的人用脑半小时就需要休息5-10分钟。
积极喝水:
日常生活中,通常来说一个成年人每天的饮水量需要达到2000-2500ml,而老年人的饮水量则需要相对高一些;这是由于老年人很多有不同程度的血液黏稠,多喝水能够帮助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速度降低,长期以往就会导致脑血栓形成的风险降低,建议老年人每天的饮水量最少达到2500ml以上。
晚上动作要缓慢:
日常生活中,脑血栓通常会在夜里形成,特别是夜里起床上厕所的时候;因为在夜里,体内血液速度流动较为缓慢,加上起床时体位变化,很容易导致心脑供血不足的情况发生,增加患有脑血栓的风险,所以夜里上厕所还请在清醒后慢慢起床。
控制体重:
日常生活中,和普通人相比,肥胖的人更加容易出现脑血栓问题,这是由于大量脂肪堆积在身体各处,其中就包括血管;所以若想要预防脑血栓的形成,老年人就需要合理控制自己体重,建议通过运动消耗多余脂肪,并且在使用药物方面还请多加注意,有些药物也会增加患有脑血栓的风险,比如抗精神药、止血药、镇静药等。
避免饭后马上睡觉:
日常生活中,饭后大量的血液会聚集在肠胃道中,帮助肠胃道消化食物,这个时候大脑的血液供应量会相对减少;若是在吃完饭后马上睡觉,就会出现血压下降的情况,血流速度会因此变慢,导致大脑当中更加容易形成血栓,所以最好是能够在饭后半小时睡觉。
结语:日常生活中,虽然做好预防工作并不能够完全避免老年人患上脑血栓问题,但却能够降低患病的风险,所以还请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首先就是戒烟戒酒,其次就是多喝水;并且在用脑方面也需要科学合理,同时还请养成规律作息以及健康的饮食习惯,若是体重超标,还请找到正确的减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