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接种乙肝疫苗或起不到任何作用。因为它的存在是用来预防,并非是治疗。
乙肝疫苗作用原理
药物成分进入人体后,会作用于乙肝表面产生病毒抗体,当病毒侵入人体打破免疫防线后,成分抗体会对病毒起到清除和围剿作用,从而保护肝脏,预防乙肝。
很多人无法理解,我们可以采用别的例子来解释,比如麻疹。儿童没有得麻疹前,可以接种麻疹疫苗进行预防,很小几率患病。一旦得上麻疹,再接种麻疹疫苗毫无意义,除了浪费钱,也在吞噬孩子健康。
但很多患者还是执迷不悟,我竟然得了乙肝,乙肝疫苗又可以在人体内产生抗体,这样用它来对抗病毒,不可以吗?
这个问题毫无逻辑可言,因为乙肝疫苗真的没有治疗乙肝的效果。
乙肝疫苗主要是模拟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刺激乙肝出现抗原,如果已经感染,再接种乙肝疫苗,只是给病毒添加了乙肝表面抗层。
感染乙肝病毒患者,在机体作用力下,出现了很多乙肝表面抗原。但由于免疫功能对其无法识别,所以不会按照它的结构来产生抗体。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当人们已经了解了表面抗体所产生的机制,并利用其原理制造出能够产生表面抗体的药物或疫苗,说不定就能解决乙肝病毒感染的问题。
针对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通过其药物成分特性诱导免疫反应,达到临床治愈。而现在我国应用的乙肝疫苗,无法达到治疗效果,只有重新改进,慢慢研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正在研发的乙肝治疗性疫苗,高达16种,个别已经在欧美国家通过了三级临床试验并应用于市场。
比如古巴的NASVC便是其一,临床效果已有突破,目前正在日本研究开发中。
目前没有治疗性疫苗,患病后要接受事实,并注意以下几个重要事项
第一,一定要去医院对自己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系统检查,和医生共同商讨以后的治疗方案,询问如何管理保养好乙肝。
第二,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来说,一定要懂得养护保健,例如不喝酒熬夜、不抽烟通宵、不暴饮暴食、不吃辛辣重口味等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积极治疗。
第二,如果体内乙肝病毒DNA含量高,并且已经诱发了相应的肝功能损伤,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抗病毒治疗,提高免疫能力,平时多做运动。
临床患者不要一时为了恢复肝功能,单单服用降酶药压制转氨酶,这样只是在抑制病情,属于治标不治本,无法防止肝炎肝硬化的转变,唯一针对乙肝的有效措施便是抗病毒治疗。
结语:肝病患者一定要积极调整好自己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传统医学有云,暴躁伤肝,心情低落会导致肝气郁结,加重或诱发其他疾病。一定要保持良好习惯同时稳定性,积极投入进治疗。
健康面前无小事,大家有什么不同看法或想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小编每天都会分享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