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9岁少女在广东佛山花海自拍 不幸被火车撞亡

北京西直门一小区发生燃气爆燃 因燃气管被挖断

习近平创建首个创新战略伙伴关系

四川省委常委李昌平转任国家民委副主任

江西一老桥下现女童尸体 初步判断已死亡一周

广东落马官员劝哥哥适可而止遭反讽:管好你老婆

鹿晗粉丝通宵排队跟偶像扶过的邮筒合影,素质棒棒哒!

沈阳市民一算吓一跳:1年光周末遛娃就花上万

“第二届全国手机媒体看江西”启动

近一年合肥5干部意外身故 高曙东坠楼案排除他杀

19岁少女在广东佛山花海自拍 不幸被火车撞亡

北京西直门一小区发生燃气爆燃 因燃气管被挖断

习近平创建首个创新战略伙伴关系

四川省委常委李昌平转任国家民委副主任

江西一老桥下现女童尸体 初步判断已死亡一周

广东落马官员劝哥哥适可而止遭反讽:管好你老婆

鹿晗粉丝通宵排队跟偶像扶过的邮筒合影,素质棒棒哒!

沈阳市民一算吓一跳:1年光周末遛娃就花上万

“第二届全国手机媒体看江西”启动

近一年合肥5干部意外身故 高曙东坠楼案排除他杀

生命蓝湾志在生物医药产业新策源

来源: | 2020-11-28 17:15:26 | 人气:

导读:2020年,上海集中推出26个面积在3至5平方公里的特色产业园区,定位“小而美”,瞄准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六大关键

2020年,上海集中推出26个面积在3至5平方公里的特色产业园区,定位“小而美”,瞄准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六大关键领域核心环节,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节点城市,是长三角地区的枢纽,同时还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背景下,上海的制造业产业链梳理、再造和升级,非常关键。

澎湃新闻·智库报告推出“科技城”系列第一季,追踪调研上海26个特色园区,探寻上海产业创新升级的可能路径。

  数据来源:上海市经信委(时间截至2020年3月,后续园区土地供需或有变化,特此说明。)

  调研园区:临港新片区生命科技产业园

  
调研时间:2020年9月28日

  
在美国波士顿生物医药行业浸润多年的陈建新,三年前在朋友建议下来到临港,为其新公司选址建厂做调研。陈建新打算发展生物医药的CRO模式,这对土地空间和产业生态都有较高要求。一番调研后,陈建新果断选中这片“未来之地”,并迅速着手租楼拿地。

  
彼时新片区还未成立,临港生物医药产业也几乎是一片空白,是什么吸引陈建新将新公司落户临港?9月28日,课题组来到临港新片区生命科技产业园(简称“生命科技产业园”)调研,寻找答案。

  
如何成为生物医药产业新策源

  
“2035年GDP达到1万亿。”这是临港新片区的规划目标。从数据看,相当于再造一个浦东。与之对应,新片区总体规划中明确了建立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七大前沿制造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是其中一个产业方向。

  
生命科技产业园首期项目“生命蓝湾”是临港新片区精准医疗先行示范区的重要依托。十年后,这里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张江药谷?上海临港奉贤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曲霞明确表示,生命蓝湾走的路与张江不一样。临港新片区地处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部枢纽,产业发展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产值税收仅是新片区产业发展目标的一部分,在国家战略下的制度突破创新,压力测试,先行先试才是临港产业发展的使命。生命蓝湾立足临港新片区国家战略,总结张江发展模式经验,整合国际国内产业资源,未来将与张江南北呼应,成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新策源。

  
因此,在发展思路上,生命科技产业园直接向国际最高标准看齐,对标美国波士顿生命科技城、圣地亚哥金三角精准医疗产业区等国际顶级生命科技产业聚集地。

  
园区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聚焦4个一级产业细分领域,12个二级产业和33个细分的切入环节,主要包括精准诊断、精准药物、精准手术及健康服务及外延四个组成部分,园区目标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技术研发中心、精准医疗产业发展高地、创新转化枢纽地,创新服务聚集区。

  
实际上,生物医药在临港的产业布局中是一个后来者。曲霞告诉课题组,与其他四个生物医药特色园区相比,生命科技产业园的系统性规划和产业发展所需资源供给最强,再加上临港集团的服务和资源调动能力,可以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在此天然集聚。

  
专注于疾病辅助诊断的透景医疗是第一家落户临港的生物医药企业。早在2015年,透景在临港买下20余亩地,将公司的生产制造、物流综合管理、小部分研发放在这里。透景医疗质量部副总经理杨恩环告诉课题组,公司在临港规划的重点仍然是生产制造,主要生产体外诊断试剂盒,考虑到生产规模会越来越大,公司在用地和厂房建设上提前做好了布局。据悉,2019年,透景医疗的销售额达到4.4亿元,净利润1.5亿元。

  
2016年底,总部在张江的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君实”)开始谋划来临港布局。彼时,该公司抗肿瘤PD-1抗体药物特瑞普利单抗等多个产品已进入临床阶段,急需扩产。君实的到来暗含临港规划的一步大棋:临港在试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2017年7月,君实在临港开始建设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占地80亩,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共有三个车间,主要用于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生产,产能3万升,并预留新产能的落地车间。该生产基地严格按照国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CGMP)进行建造,未来将成为君实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一环。君实目前还在规划在临港推进更多研发和产业化板块。

  
2019年8月,临港新片区成立。此时的君实和透景已成临港生物医药的“元老”。尽管如此,但君实、透景的企业总部仍在张江,上海臻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臻格生物”)则不同。

  
臻格生物成立于2017年11月,直接注册在临港新片区新杨公路860号,公司核心业务包括生物大分子药物研发、CDMO服务(包括细胞株开发、工艺开发及工程放大、200L/500L规模GMP中试生产、药物IND及BLA申报、工艺表征和验证等业务)、动物细胞培养基开发及生产等。

  
在已购置的45.8亩地上,臻格生物计划建设6.6万平方米的商业化生产基地。项目投资13亿元,可贡献2000L(一次性反应器)/5000L(不锈钢反应器)产线各三条,该项目预计2021年12月投产。虽然仅仅成立三年,臻格生物的人员、固定资产投入、产值每年都以成倍的规模在增长。

  
2020年3月,臻格生物完成了4亿元的A轮融资,由济峰资本领投,跟投方为IDG资本、同创伟业、KIP资本、君信资本、国方母基金及临港科创投。

  
本文开篇提到的陈建新就是臻格生物董事长,2017年新片区还未成立,陈建新缘何选择将企业落户离市区远,交通不便的临港?根据陈建新的经验,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真正的好地方就是大城市的靠海郊区,同时也要靠近大的国际机场。临港恰恰具有这一地理位置优势,靠海,有充足的土地进行产业化,离浦东机场也近。

  
“临港太好了!一定要做高大上的产业。”陈建新说,临港新片区成立后,从零开始规划,可塑性强。新片区又享受着对外贸易自由化的便利,对接国际国内人才和各种资源都非常便利。事实验证了我当初的判断。

  
外界质疑上海做不了产业化,对此曲霞表示,只要是符合临港产业方向的好项目,经过科学筛选,生命蓝湾都全力支持,肯定不缺地。从研发、中试到生产,我们要打造健康产业生态。

  
据悉,生命蓝湾去年底竣工的28万平方米厂房,短短大半年时间,现房已基本完成去化,后面又将进入“图纸招商”阶段。曲霞表示,今明两年园区将陆续启动600亩厂房物业的建设,打造累计近200万平方米物业空间,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化项目快速落地。

  
关于项目引进和产业集聚,君实生物工程执行总监徐惊平建议,可以把一些走出上海的企业吸引回临港,完善产业生态圈。比如现在长三角其他地方产业化用地也很紧张,临港新片区可以发挥从头开始布局的优势,召集一些疫苗、小分子制剂企业回到临港,促进上下游产业集聚。

  
目前,生命蓝湾已集聚君实生物、白帆生物、透景诊断、恩华药业、奥普迈生物等一批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仅仅一年时间,已新引进领军企业60多家,正在形成产业集群。曲霞表示,先引入产业资源,同步再把项目研发,配套服务引进来,园区将会打造一个整体解决方案。

  
“生命蓝湾不仅要成为技术策源,更要成为产业转化成果的新策源。”曲霞表示, 现在是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时机。我们要在33个细分领域,有针对性地引进各领域的领军企业、前沿项目,把临港宝贵的产业资源,精准匹配到产业链。

  
对标国际的产学研一体化

  
一年时间,除了引进60多家领军企业入驻之外,园区还吸纳海归人才百余人。

  
为何如此高效?作为特殊经济功能区,临港新片区为产业落户和服务创造了特殊通道。“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和人员从业自由”,这些要素流动自由化优势给国际化企业落户带来了极大便利,迅速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入驻。

  
曲霞介绍,以后外资还将爆发式增长,会有越来越多国际人才涌进临港。园区也将在产业、金融、教育、商业等方面同步完善,推进产城融合。

  
上海走在中国生物医药工业技术的前列,但同国外顶尖技术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原创性研发成果仍不足。作为专家型企业家,陈建新曾在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课题负责人,在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多年从事大规模动物细胞培养及细胞生物物理信号传导等工作,他认为,生物医药原创研发需要有学术成果支撑,临港要成为辐射国内外的技术引领地,除了发展生产,一定要加大研发力量。

  
事实上,生命蓝湾正在进行这方面规划。波士顿“临床-实验室-临床” (“Bed-Bench-Bed”)的研发模式,是园区产学研互动的重要参考。

  
环波士顿地区医学医药领域聚集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 40 多所世界顶尖高校,还拥有全美著名的麻省总医院、哈佛大学医学院、新英格兰医学中心等优质临床医学资源,以及众多在生命科学、分子生物学、新材料及化学等相关研究领域引领世界的优势学科群和实验室。这三者高度集聚于一个相当紧密的地区,三者互动创造出大量基础研究成果。

  
借鉴波士顿经验,陈建新提议,临港要引进几所国际型自由开放包容的大学,中国公司缺乏创新型研究人员,我们不仅要引进人才,也要自己培养,这种遵守国际规则的大学能够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同时也能培育出一些国企之外的研发型企业。

  
让制药企业、初创公司与大学、科研机构间紧密合作,这也是园区正在努力的方向。

  
据悉,园区正与上海有机所共同打造临港分子制造研究院,以分子智能制造为研究方向,主攻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研发,配套研究生培养、共享开放式仪器平台等功能,同时也解决了生物医药企业高端人才需求。

  
园区还与上海药品审评核查中心、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审评中心共同成立“药品创新服务基地”、“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服务站”,积极与在监管科学领域有研究基础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开展产研一体化服务,精准对接园区企业,推进产业发展。

  
“临床-实验室-临床”环节中,研发型医院扮演重要角色。在生物医药领域,真正意义上的源头创新很大一部分是基于临床、基础医学,分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及生命科学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这些原创研究,一端直接依赖基础研究,另一端与临床(包括临床研究)及生物医药产业紧密结合。

  
研发型医院其实是行业发展的一个功能性机构,类似于生物实验中心这种公共平台,企业可以共用。

  
像波士顿儿童医院,就是一家创始于1869年的非盈利医疗机构。140年以来,致力于为儿童疾病的治疗而努力,从1947年成功缓解白血病到复杂胎儿心脏缺陷的矫正,该医院在儿童疾病诊疗方面一直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据课题组了解,园区打算在临港建立一家平台式的学术型医院,目前在与市卫健委等有关部门商榷。

  
“现在越来越多生物医药企业落户临港,研发型平台医院建成后,能够为这些企业提供研发服务。”徐惊平表示,这家医院实际上是研发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发现一些靶点,进行技术攻关或者临床推广,旨在解决一些重大机理和病理问题。这是设立研发型医院的意义。

  
研发型医院首先可以进行学术研究,开展与生物医药相关的前瞻性研究,因为背靠医院,有很多独有的病例材料,还可以进行临床性研究。此外,针对疑难杂症,还可以把病人移送到研发型医院进行研究攻关。

  
面向未来:产城高度融合的示范区

  
临港新片区总体规划中明确,到2035年,新片区主体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约29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0万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不少于上海全市的1/3,人口结构以年轻化、国际化、高学历、流动性为基本特征。

  
如果说打造国际化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是生命蓝湾的目标,那么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建设一个产城高度融合的示范区便是此中应有之意。入驻园区的企业负责人多次强调,临港未来一定要设计好与人才需求相契合的产城配套。

  
陈建新称:“未来临港新片区要在尖端科学技术上实现引领,政府一定要把各项产业、设施提前建设好,吸引全球最顶尖人才到这里来,形成国际引领性产业。临港要以吸引人才为导向进行规划,而非以亩产为导向。”

  
目前,临港新片区拥有上海唯一的直接落户政策,针对一些重点企业引进的人才,可以直接落户临港,外地户籍人口在临港居住生活,享有居住证加分政策。这一政策吸引越来越多国内外企业、人才奔赴而来。

  
君实生物人事行政高级总监王琦一直负责产业人才引进工作。她说,国内生物医药企业面临中高端人才缺乏状况,培养这批人才需要很长时间,君实目前正在从新加坡引进中高端人才,但这类人才往往因税收和孩子教育问题打退堂鼓。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规范,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市场培养了一批中高层人才,这些人大部分是华人,中英文都流利,很多人想举家搬迁到上海,但这类人才对税收和孩子教育问题都比较看重。

  
据课题组了解,临港新片区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并在逐渐完善,大力度吸引国际人才。今年8月20日发布的 《关于以“五个重要”为统领加快临港新片区建设的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中明确,加快实施境外人才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政策。有效解决外籍高层次人才子女的国际教育个性化需求,打造海外人才踊跃汇聚目的地。

  
方案还指出,到2022年,集聚20家以上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培育海外引智引才中转站,建立海外创新中心前沿阵地。建设人才安居工程,在临港新片区全域实施人才购房政策,构建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

  
打造世界级产业高地和产城融合示范区,是临港奉贤园区“十四五”规划的一个目标。

  
未来五年,临港奉贤园区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将达到1000亿元,重点抓好投资10亿元以上的具有引领性、示范性、标杆性的重大产业项目引入和落地。园区将形成1000名高端创新人才规模,以生物医药等知识密集型产业为带动,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工作站等,形成高层次人才集聚,打造知识密集型的创新策源基地。通过“基地+基金”运营模式撬动1000亿基金服务园区发展。

  
陈建新表示,“基础设施做好,人才自然而然就来了,相应的尖端技术理念就会带过来,也会促进产业发展。”

此外,在临港奉贤园区“十四五”规划中,生命蓝湾发布了生物医药产业2.0版政策,释放出新一轮政策红利。各类人才制度也正在完善,园区在国内人才引进、海外人才引进、人才专项奖励、人才培养力度等方面都出台了对应政策。
临港新片区生命科技产业园:

  
继续强化国际化视野和建设标准,提升交通可达性,完善教育、医疗配套

  
一、园区基本特征

  
临港新片区生命科技产业园位于新片区的奉贤区域东部,一期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命名为“生命蓝湾”,二期和三期扩区建设后总面积将达45平方公里,是上海市26个特色园区中可系统规划性和资源可供给性强的生命科技产业专业园区,也是临港新片区四大战略新兴产业中生物医药产业唯一的专题园区。

  
园区聚焦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国际医疗服务三大板块,在精准诊断、精准药物、精准手术及相关健康外延服务4个一级产业领域、12个二级子产业和33个细分领域,加大对头部企业、领军企业、冠军企业的引入力度,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研发中心,形成精准医疗产业发展高地、创新转化的枢纽地和创新服务集聚地,形成全产业链生态环境的闭环。

  
园区计划到2025年集聚100家左右行业高端企业,其中百亿级企业2家,十亿级企业5家,高端医院2家,生命科技产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到2035年,园区集聚200家左右行业高端企业,并以生命科技产业为核心,向康养、医美、教育、培训等衍生领域拓展服务半径,构建大健康服务产业体系,大健康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二、发展优势

  
一是产业支撑政策力度大。园区与市内其他产业园不同的是,她处于新片区和特色产业园区的政策叠加中,既享受新片区的产业支持政策,又享受特色产业园区内对生命医药产业的扶持。此外,奉贤区的一些医疗美容支持政策也同样适用,多重政策叠加使得该区域政策优势明显。

  
二是空间承载能力强。目前首期规划和建设面积为4.5平方公里,只占未来总区域规划面积的1/10,本着以“好项目不缺地、好产业不缺空间”的原则,未来面向生命医药的头部企业和研发机构、科研院所等将会有一批空间供给,既有园区管理方提供的标准化厂房让企业“入驻即开工”,也有一批空地让大型企业自主开发生产。

  
三是产业集聚度和显示度初具规模。生命蓝湾愈发高涨的国内外关注度与品牌效应,也进一步促进产业生态的集聚发展。产业园区目前已吸引30多家细分领域领先的生物医药企业落户,总投资超80亿元,首期预计达产产值260亿元。引进外资成效更是亮眼,2020年上半年临港奉贤园区实到外资完成1亿美元,其中,医药企业实到外资额就占了九成,已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目前生命蓝湾已签约了德建聪和、和元、都创、恩华、乐纯、皓纪等11个优质项目,涵盖糖尿病创新药、基因治疗、神经药物、CDMO、CRO、牙科器械、药用包材、高端培养基等行业细分领域。园区成熟在谈产业项目还有20余个,总投资超200亿元。另外还有高水平临床研究型医院、科研院所等重点功能平台在谈。

  
三、存在问题

  
一是区域行政主体和实际管理主体分离,带来一些流程上的困扰。该产业园区地理空间上的行政区划属于奉贤,但被划入了自贸区新片区中,实际的管理则由新片区管委会进行统筹和规划。其中产业发展的职能由自贸区管委会执行,而交通、环保等审批手续则由奉贤区政府执行。两区域主管部门如不及时加强沟通和协商,在企业的一些行政审批上将会带来流程办理的障碍。

  
二是通勤交通网络仍是短期制约人才流入的主要障碍。产业园周边公路和高速道路目前均已畅通,但是在通勤的公共交通方面目前仍是短板,从产业园区到奉贤南桥新城大约需要1个小时,到市区乘坐公共交通大约需要2个小时,且7点之后公交车班次少,较为不便。配合人才大规模流入,园区与市区以及附近的城市副中心的公交联系有待加强。

  
三是周边的教育和医疗配套仍显不足。目前已有世外学校在建,但距离投入使用仍有时日。此外面向生物医药产业人才的医院,尤其是具备临床研究功能的综合性医院目前仍不具备,这些都制约着人力资源的导入,从而影响产业长期的发展。

  
四、未来发展建议

  
一是进一步理清管理机制,奉贤区政府和临港管委会加强合作和联系,建立统一性对接平台和信息枢纽,明确分工,协同管理,合作治理。

  
二是在“十四五”规划中加强有轨电车或地铁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加强该区域与附近城市副中心交通网络的连通性,建议开设往返机场、张江地区、南桥地区、临港地区的大站车,建立起完善的通勤网络。

  
三是周边的教育和医疗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建市区知名中小学的分校或分部,依托奉贤海湾的三所大学和临港的高校建立附属小学或中学,建设三甲医院的奉贤分院,进一步优化人才公寓和周边商业设施的配套等。

  
四是强化国际医疗服务的平台建设,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标准建设产业园二期,考虑根据生物医药类企业需求建设研究型医院,依托机场优势,建立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基地等。


相关推荐

上海一男子自挂高架桥下 身穿“冤”字背心 上海一男子自挂高架桥下

现场现场  法晚深度即时(稿件统筹 朱顺忠 实习生 尚妍)今日,法晚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官方微博获悉,今日9时40分许,静安公安分局接110报警称:在共和新路、中山北路路口

北京今起十条大街禁行电动自行车 警方先期劝离 北京今起十条大街禁行电动

  今天上午,东单路口由北向南横穿长安街的电动自行车骑车人在非机动车道等待放行。甘南摄  今天早晨,长安街的非机动车道上,不见了高速穿行的电动车,也没有一路疾驰的电动三

 

编辑推荐

特别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