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医药在埃及有了一定发展,但仍存在一定限制。以针灸为例,埃及政府以往对于针灸采取不评说、不提倡、不限制的态度,因此针灸治疗一直未能纳入该国卫生保健体系。政府和保险公司不为患者承担针灸诊疗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针灸在埃及的大范围推广。同时,针灸教育及监管也应引起关注。
目前,埃及针灸门诊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国家医院的针灸门诊,主要由中国医生提供医疗服务,另外还承担埃及针灸医学生的带教任务;二是埃及本地人的针灸门诊,这些执业者一部分接受了在埃中国医生的培训,一部分是从中国留学归国,还有少数是私授班结业者;三是在埃及开罗及其他城市陆续有中国人在当地医院、私人诊所开诊或直接开设针灸门诊。
近年来,随着针灸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埃及民众希望了解并得到针灸治疗。因此,埃及针灸从业人员逐渐增多,但他们中大部分人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中医教育,多是在经过短期培训后即开始行医,使得疗效和安全性都没有保障。同样,由于针灸操作相对灵活、简便,针灸诊疗无须较大场地及过多仪器设备,因此很多诊所开设在小区或居民集中之处,导致卫生防疫等部门很难确切了解诊所数量及具体情况,卫生部门的监管审批要求也被束之高阁,无法形成有效监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针灸在埃及的整体发展水平。
埃及目前尚未有正规的中医教育体系。埃及人学习中医及针灸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中国专家在埃开展的中医教学,由于外派中医专家人数有限,且多在公立医院,因此只有少部分医生有机会跟随学习;二是到中国进行长期或短期的学习培训,由于中埃两国相距较远,加之饮食、文化及费用因素,这部分人员也不多;三是到邻近国家及在本地进行学习,埃及比邻欧洲,因此一些人选择到欧州国家进行中医学习,并在学习结束后返回埃及行医或办班传授。
这些针灸及中医培训班质量不一,政府监管困难等,成为目前影响中医药疗效及在埃及推广的主要原因。
赵静认为,高质量的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走向世界、持续发展的基础。针对目前埃及中医药直接教育相对缺乏的现状,应加强两国政府及高等院校在中医药教育方面的合作,通过在地及远程教育让埃及医生直接进行系统、高质的学习。同时,加大该国针灸等专业学会作用,帮助其提高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水平及诊所等监管。
另外,虽然针灸疗法在埃及的推广具有一定的基础,但中医药及本国传统医学疗法的使用仍然有限。由于埃及现代医药产业相对发达,埃及民众生病后仍首选西医治疗。但是,随着医疗模式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维护的转变,以药物治疗为主的西医学已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尤其是在疾病预防与慢性病有效管理方面,这也是很多国家将目光投向中医药等传统医学的主要原因。这些传统医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针灸、太极、气功、瑜伽、冥想以及食疗等多种防治疾病的有效方法。针对目前埃及慢性病高发的情况,中医药可带动埃及与其他传统疗法在疾病防治、健康维护中发挥更大作用。
埃及医学历史悠久,对现代西方医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医药在养生保健与疾病预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系统的治未病理论与多样的防治方法,在疾病预防与健康维护方面更积极、有效。因此,针对埃及目前健康卫生状况及中医药基础,应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先加大穴位按摩、拔罐、太极、气功、导引等非药物疗法的推广。同时,注重与埃及(传统)医学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开展草药等传统医药的挖掘、对比等研究工作,让东西方古老医学携手,再放光芒。”赵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