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来一位快50多岁的患者。他说他的胳膊有四个月都抬不起来了,最多只能抬45度,再高也抬不起来了。但是不影响前后甩动。内服和外用的药都用了,效果都不是很好。我摸患者的胳膊,肩周肌肉有些僵硬,看他的舌苔白腻,患者体内痰湿比较明显。这位患者是痰湿引起的肩周炎。
肩周炎比较常见的疾病,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群,所以又称“五十肩”。肩周炎以女性居多。男性患者也有。
肩周炎比较轻的,多做一些伸展、旋转动作就可以改善。
对于那些有疼痛怕冷的肩周炎,用一些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的膏药贴贴就好了。
还有一部分肩周炎的患者,症状比较严重。胳膊活动受限,不能上举,自己也不能梳头发。就像店里来的患者一样,胳膊抬不起来。
当然还有一些肩周炎患者不能前后旋转,不敢用力拿东西。
引起肩周炎的原因有很多,针对痰湿引起的肩周炎,在《是斋百一选方》中有一个方子——茯苓丸,就是治疗痰湿引起的肩周炎。
茯苓丸具有燥湿行气,软坚消痰之功效。主治痰伏中脘,流注经络证(痰流四肢之臂痛证)。症见两臂疼痛,手不得上举,或左右时复转移,或两手疲软,或四肢浮肿,舌苔白腻,脉弦滑等。临床常用于治疗肩周炎、颈椎病、慢性支气管炎、上肢血管性水肿等属于湿痰者。
茯苓丸的组成:茯苓、枳壳、半夏、风化朴硝。
方中半夏为君,燥湿化痰,和中化浊。
《名医别录》曰:“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
《医学启源》曰:“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饮食。治太阴痰厥头痛,非此不能除。《主治秘要》云: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治痈肿痰核。
法半夏:燥湿化痰。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姜半夏:温中化痰,降逆止呕。用于痰饮呕吐,胃脘痞满。
清半夏:燥湿化痰。用于湿痰咳嗽,胃脘痞满,痰涎凝聚,咯吐不出。
竹沥半夏能清化热痰,主治热痰、风痰之证。
茯苓健脾渗湿,与君药相配,既可消既成之痰,又绝生痰之路,为臣药。
枳壳理气宽中,使气顺则痰消;然痰伏中脘,流注肢节,非一般化痰药所能及,故而加入味咸而苦之风化硝,取其软坚润下,既荡涤中脘之伏痰,又助消融四肢之流痰;更以姜汁糊丸,不但取其制半夏之毒,又可化痰散结,共为佐使药。
茯苓丸加减运用
1.两臂酸痛或肢体麻木比较严重的,可以加入桂枝、姜黄、鸡血藤、桑枝、地龙等活血通络的药物。
2.手臂抽掣,可以酌加全蝎、僵蚕、蜈蚣等息风止痉的药。
3.咳嗽痰黏稠,可以酌加海浮石、瓜蒌等润燥化痰的药。
温馨提示:凡是风湿臂痛者禁用茯苓丸。
#健康明星计划#
#家庭健康守护官#
我是八零后还在路上的中医李大夫,坚持科普中医,让更多人实现自我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