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大家最关心的,非上海疫情莫属。
其实,这是一种“地域歧视”。为什么河北700多个,每天几十个,大家感觉已经麻木了。东北沦陷了,大家也麻木了。直到这两天,上海出现3个确诊案例,舆情沸腾了。
居然还夹杂了误传,辟谣这样的信息。
说实话,这是赤裸裸的地域歧视。
从数据来看,上海不过3例而已。但是,股票市场不是这么认为的。医药相关板块和对应的医药ETF,今天出现了非常抢眼的表现。
如果疫情不可避免,那么医药股的上涨也将不可避免。
再看盘面,大盘指数今天又大涨了一把。
原因其实相当简单,就是钱多。
这两天,已经反复说了很多次了。不断发开放式基金,不断入市买入,指数自然不断推高。一大批低价、劣质股,则走股灾式行情。
至于资金今天买什么,明天买什么,这个存在太大的偶然性。反而是当下,买入开放式指数复制型的、被动型基金的话,收益非常诱人,相信很多股民已经尝到了这个甜头。
沪深300,30分钟,如果走出红色的走势,将是一个头肩顶的结构。但由于新入场资金源源不断,所以合格结构很容易被破坏。
从而,指数变成一个上涨中继的中枢。
按这个逻辑,继续持有50、300指数基金,还是最好的选择。
大家都注意到,我前两天关注了港股,还把部分ETF资金配置到了两个港股ETF上。
为什么这么做?可以分两方面来看:
第一,A股既然向价值投资靠拢,那美股和港股,肯定存在大量优于A股的选择。
第二,从走势结构看,自18年开始的港股的下跌,完成了下跌abc三狼的结构,现在在走上升第三浪的主升浪。并且港股的涨幅远远小于亚太地区其它指数,这明显是不合理的。
按缠论来看,红色的第三浪,加小级别的非背驰结构。技术更多的体现是一个市场的人气,港股确实比较强。
最后,跟大家分析一只优质主动港股基金:天弘港股通精选(A:006752;C:006753),基金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比例不低于80%。
以天弘港股通精选A为例,基金成立于2019年4月29日。截至去年基金三季报,相比业绩基准,超额收益44.79%。
分区间来看,业绩排名均在头部:
截至2021年1月19日,成立以来收益57.49%。
基金经理是刘国江,基金圈里一位投资老司机,目前拥有12年证券从业经验。
刘国江2008年加入招商基金,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等职务;2015年加入同德资产(香港),任研究总监、投资经理;2017年4月,加入天弘基金。
在10来年的从业中,刘国江专注于港股投资研究,有近10年港股投研经验。
在投资风格上,刘国江是坚定的价值投资追随者。说起基金的投资主线,刘国江思路非常清晰:“我一直在坚持一个方向,就是港股的大消费方向。”
相比于其它的普通港股通主动基金,天弘港股通精选的投资定位更为清晰,专注港股大消费领域。基金持仓中,有70%以上仓位,投资于消费相关公司。
现在的港股市场,也有点抢买的味道。
主要新冠疫情导致全球央妈货币大放水,尤其是米国,不少海外资金流入香港市场。加上国内资金南下,也在配置港股。2021年1月以来,南下资金净流入高达1852.93亿港元。
国内外两路资金大军,就这么会师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