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很多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平时多走路也实现了规律运动,而且比较容易,规律运动对人体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而且可以让你保持健康状态,它可以降低人体血压,血脂,调节血糖,而且减轻体重。
大量研究发现平时多走路,死亡概率降低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这项研究,更加关注走路的步数和死亡风险,主要针对老年人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那么关于走路到底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01
走路是长寿的“良药”?权威期刊:每天7000步,死亡风险或降七成
《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为中年人多走路有助于降低死亡风险添加了证据。这项研究主要是在38岁到50岁的人群当中,先坚持走路7000步,死亡的风险可以降低50%~70%左右。
这类人群主要是冠状动脉风险发展研究中的2110名的中年人作为参与者,他们的平均年龄在45.2岁,其中女性占57.1%。
研究的过程当中,他们需要记录每一天的步数,研究人员把它们分别分为三组:
低步数组(每日步数<7000)
中步数组(7000<每日步数<10000)
高步数组(每日步数>10000)
跟踪的过程达到了10年,最终的结果显示相对于每天步数小于7000步的成年人,至少每天达到这个部署的成年人死亡概率降低了50% -70%,同是女性,收获的好处更大一些。但是每一天超过这个步数,甚至达到1万步的人,跟进一步降低死亡风险却没有关系,其中也包括了运动的强度,也就是说,每天7000-10000步,性价比最高。
02
走多少步为好
对于其前这个数字来说,很多专家表示,这只是一个推荐的数量,所以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不要把你的重点放在这个数字上,也不要追求一天比一多,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走路,并不是散步,同时要注意走路的姿势。
抬头挺胸,肩膀往后舒展
上半身笔直,尽量向上伸展脊柱
臀部发力,带动腿部向前。手臂前后自然摆动,幅度适中
姿势不要太刻意和僵直,放松一点
在运动的过程当中,如果你是健步走,达到了一定的步数,效果会更加的明显,这也算是一个有效的步数。而且不同的人群要求是不一样的,毕竟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运动强度太大,可能会起到反效果。
按照成年人的平均步数来计算,100—120步/分的速度下产生的步数(特殊人群除外),大约每秒走两步。运动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达到心率加快,身体微微出汗,也能够平稳地进行交谈,虽然不能够达到唱歌的状态。
走路的过程当中,不要追求速度太快,主要是防止运动过量,在运动的过程当中可以找一个小伙伴一起锻炼,可以说话,但是不要气喘吁吁跟对方交谈,这样的状态只能说明运动过量。
在运动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心率来控制运动的强度,一般心率在每分钟150—170次减去年龄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