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不卖我这药,我还不走了,我要找你们领导”。
“我就是药店的领导”。
近日,一位沈阳老大爷买感冒药被拒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开。因为最近高发的疫情,沈阳的多家药店贴出了温馨提示:所有购买退烧药、感冒药的患者必须携带身份证。视频中的老大爷没有出示身份证,才引发了这样的对话。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消息,1月9日,全国新增69例。1月10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103例,几乎比前一天翻了一倍。这种情况下,全国多地出现了排队疯抢购感冒药的现象。
根据一些现场视频显示,多地药店的货架上感冒药都被一扫而空。大爷大妈甚至左右手各一个筐,都是各种感冒药。也有的大妈怀里都是感冒药,仍然在货架旁边徘徊。在一些地方的抢购现场,购药金额超过300元十分正常。
疯抢感冒药,跟朋友圈广泛流传的“即将禁售感冒药”的消息有关。
1月9日,《海南特区报》报道称,“从9日起琼海全市药店暂停销售发热、咳嗽药品。”
同样在1月9日,一份标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监管局”的文件在网上流传,文件称广西自治区从1月9日起所有药品零售企业一律暂停销售发热、咳嗽类药品。
1月10日《南国早报》发布的新闻照片显示,南宁当地药店已经明确贴出告示,“接到自治区通知,即日起发热咳嗽药暂停销售。”在一些视频平台上,有广西的创作者拍摄画面显示,有药店货架上的儿童感冒咳嗽类药品都被放上了“暂停销售”的标签。
显然,各地的政策并不相同。如山东汶上等地官方都已经发出辟谣信息,称药店“停售感冒药、退烧药”是假新闻。
多地感冒药购买需登记
疫情地区恕不送货
网上的药品零售如何呢?
健识局在拼多多APP上,咨询了发货地分别在河南、广东、江西的3个网上药店,了解一下常用感冒药“三九感冒灵”的销售和物流情况。
对于近期出现集中疫情的“北京顺义、河北邢台及石家庄”这三地的购药需求,上述三家药店都已经明确表示不发货。但是其他几个发生过疫情的地区,三家药店得到的要求并不一样。
从广东发货的药店,河北省除邢台市和石家庄市之外,邯郸、保定、定州的订单也不发货,尽管这几个地方并没有通报相关的疫情。辽宁省的沈阳市、营口市,依然不能发货,但大连市的物流已经恢复正常。黑龙江和黑河市爱辉区也暂停发货。
从河南洛阳发货的药店,暂停发货的范围更大:“全北京、全河北、以及辽宁的大连和沈阳”,仍然不予发货。
江西发货的药店,是这3家里面发货管理最宽松的。除北京顺义区,河北石家庄和邢台,全国都能正常发货。但是商家也补充说:河北省其他地方会出现留仓的情况,快递员不送货,或者派送会慢一点。
三家药店都表示,“目前没有接到买感冒药需要登记个人信息的通知”。
从上面了解到的情况看,网上药品的销售目前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相对来说,线下购药会严格得多。
一些地区尽管没有暂停药店销售感冒药,但采取了非常严格的政策。1月11日,山西阳泉市市场监管局发文,明确要求“全市零售药店在销售退烧、止咳、抗病毒、抗菌类药品时”患者必须填写《零售药店退烧、止咳、抗病毒、抗菌类药品销售实名登记表》。
年头禁售年尾还禁
感冒药企业又要凉凉?
2020年初,全国爆发新冠疫情,为了能让发热病人及时到医院里接受治疗,全国多地都停售了感冒和发热的药物。即使销售,也要实施严格的登记政策。
年中疫情有所放缓,民众也都养成了戴口罩的习惯,不仅隔离了新冠,也减少了流感的发生,这两种因素的叠加,很多主打感冒药的企业都遭遇了业绩的寒冬。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东阳光药和华润三九。
2020年上半年,东阳光药的主打抗流感产品“磷酸奥司他韦”的收入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2.9%,第三季度财报虽然没有透露产品的具体收入,但公司的整体收入依然比同期下降了64.76%。
“三九感冒灵”的生产企业华润三九,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也同比下降20.57%。新冠当道,流感也要退避三舍。
不仅从企业业绩上,从官方的统计数据上,也能观察到2020年流感的威力在减弱。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曾在2020年底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市的流感活动显著低于往年水平,新冠肺炎疫情的综合防控措施,有效减缓了流感病毒的传播。”
新一轮疫情的拐点尚未出现,感冒药禁售、限售政策再来,相关企业恐怕又要错过冬春这个感冒药热销季节,2021年的日子估计都不会太好过。
相比之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的推荐用药则是另一番光景。以岭药业披露的2020年业绩预告称,去年公司净利润就超过11.52亿,比上年同期增长超过90%。
与疫情相关的行业均在2020年取得了不错的效益,但医药行业并非一片红火。尤其像一些主要在药店销售的OTC品种,今年还将面临疫情持续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