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股明年还香吗?
很多朋友都表示看好医药。如果问他们原因,无外乎这么几个,各位看官可以对照一下是不是很雷同:
1.什么都能耽误,但看病吃药耽误不得,这是刚需;尤其是老龄化让需求爆棚;
2.国产替代有利于我国的医药企业;
3.疫情加大了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有利于医药;
4.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都有利于医药行业;
5.今年医药股已经跌了一波了,估值合理,可以下手。医药里牛股最多。
一、当心医药的误区
如果你真的这样想那就犯了三个常识性错误:
第一,长期看好,不代表短期风险不存在;行业好,不代表股票就好;
第二,疫情期间,生病的人反而更少了,也就是说,如果大家重视健康,吃药看病的人就少了。相反只有大家不停地作死,看病吃药的人才更多;
第三,集采和医保控费已经让整个行业的估值体系被打乱了,换句话说,后面这两年,企业的利润增速会大大降低,以前35倍pe就合理了,但现在却是高估。所以今年的下跌,还没有把估值消化干净。
其实对医药股中短期(3年左右)的悲观是可以找到证据的,它藏在公募基金最近一年的调仓换股中。
二、公募基金减持医药股
公募基金四季度减持最多的就是医药。这很明显就是抱团的瓦解,接下来可能要上演血洗的场面了。
不仅是4季度,2021年,全年减持最多的也是医药。因此年中的那个小反弹其实是引诱散户接盘的,相信很多股民和基民都上套了!
三、医药基金防守姿势1:卖出大盘和超大盘,转向中小盘
由于医药基金只能投资这个行业,所以当他们不看好医药行业时,也不能投资到其他行业。
要进行防守,其中一招就大小盘分散。
从下图中就能看到,公募基金正在将持仓度从集中转为更加分散。卖出大盘,转向中小盘。
注:200亿及以下为小盘、200-400为中小盘、400-1000为中盘、1000-3000为大盘、3000以上为超大盘
今年,大盘和超大盘的医药股下跌非常惨烈,动辄就是腰斩。而中小盘则相对稳健。
但接下来恐怕就轮到中小盘了!毕竟中小盘的竞争优势,长期是远不如大盘股的。所以成长绝对不可能持续。
三、这样的分散真的有效果吗?
咱们来对比一下两个医药明星基金的收益和持仓情况。
一个是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另一个是赵蓓的工银医疗保健。
为了对比两人的能力,我们再讲医药ETF这个被动指数加进来对比。如下图:
可以看到两人今年的收益都高过了医药etf,说明两人的主动管理能力还是挺强的。但为啥赵蓓比葛兰强16个百分点呢?
两个原因,一是上面说过的持仓分散度,另一个是规模。
赵蓓的持仓是大中小盘兼而有之。
葛兰的持仓则是以大盘为主。
难道葛兰不知道调仓吗?我相信不是的,主要是她的规模太大了,中小盘容不下她!
葛兰是312亿,赵蓓是53亿!这再次说明,规模会制约基金的表现。但是小散们还是不管不顾地去追葛兰,尽管今年下跌,她的规模不降反增!人家赵蓓长得也不丑呀!
除了大小盘的分散度以外,还有两个证据,也表明他们不看好医药了。
四、医药基金防守姿势2:降低十大重仓股比例和股票仓位占比
比如,葛兰的十大重仓股占比降低了2个百分点;股票仓位降低了4个百分点。
她为了降低基金的风险,这是她能做的极限了,毕竟规模太大,又只能投医药行业。
如果感兴趣,大家也可以翻翻其他医药类基金。最近这一年,有不少基金都采取了上述的防守阵势:1.大中小盘分散;2.调低重仓股比例;3.降低股票占比。
总结
综上,就连专门做医药行业的基金都不看好自己的行业了,咱们还有多大的信心呢?
至于为什么他们中短期不看好医药?这需要对行业和估值进行深度剖析!我明天继续分析,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明天的发文!
最后还是提醒一下医药行业中短期风险大!
别听基金和各平台的忽悠,他们是靠卖基金赚钱的,肯定永远都说看好医药。你得看他们怎么做,身体是很诚实的。
等估值修复到位了,再下手也不迟!买得太贵是亏损的首要原因!